搜索
首页 《题翠峰寺西轩》 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

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

意思:寂静春季鲜花映衬短墙,半山松竹奏吹笙。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题翠峰寺西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无情幽鸟背人去,不惯村童笑客狂》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诗。它以春天的花卉、半山的松竹、背人的幽鸟和村童的欢笑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孤独、落寞但又欣赏自然之美的复杂情感。 首句“寂寂春葩映短墙”,诗人以寂静的春花映衬短墙,给人以宁静的印象,似乎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角落。然而,这并非完全的寂静,春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细语,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半山松竹奏笙簧”一句,诗人以松竹为乐器,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松竹在半山奏响了笙簧,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这里的松竹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它们,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无情幽鸟背人去”一句,诗人以幽鸟为意象,描绘了它的无情和背离。这里的“背人去”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落寞。诗人可能在这个角落里独自欣赏着自然的美景,而幽鸟却背离了他,让他感到更加孤独。 “不惯村童笑客狂”一句,诗人以村童为对象,描绘了他们的欢笑和自己的落寞。这里的“不惯”可能暗示诗人并不习惯这种被村童嘲笑的生活方式,但诗人却欣赏这种自然之美,愿意在这里独自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落寞和欣赏自然之美的情感。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情感,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欣赏和赞美,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
无情幽鸟背人去,不惯村童笑客狂。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半山

    读音:bàn shān

    繁体字:半山

    意思:
     1.山半腰。
      ▶北周·王褒《始发宿亭》诗:“落星侵晓没,残月半山低。”
      ▶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诗:“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

  • 松竹

    读音:sōng zhú

    繁体字:鬆竹

    意思: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
      ▶《南史•张沖传》:“房长渝谓孜曰:‘前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笙簧

    读音:shēng huáng

    繁体字:笙簧

    意思:
     1.指笙。簧,笙中之簧片。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
      ▶郑玄注:“笙簧,笙中之簧也……女娲作笙簧。”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