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鲁宪见寄二首》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

意思:满足直承明老跟着我,不将人事扰乱天真。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和鲁宪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是作者对一种闲适自在生活的赞美与歌颂,表达了他对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 首句“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描绘了一个从宫廷退隐,不再被繁琐人事所扰的老人形象。这里的“承明”是汉代侍臣值班的官署,作者以此代指宫廷。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转变,他已从官场转向了山林,过上了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这里的“山中相”和“林下人”都是指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 “竹里醉吟聊遣兴,水边宴坐足怡神。”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竹林中醉酒吟诗,以寄托情怀;在水边静坐,以怡悦精神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回思当日游从地,过眼浑如陌上尘。”最后两句诗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淡然处之,回想起当日的朋友和故地,也只觉得像路上的尘土一样淡漠无痕。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山林生活的赞美与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的闲适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也给了读者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
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兴,水边宴坐足怡神。
回思当日游从地,过眼浑如陌上尘。

关键词解释

  • 承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承明

    意思: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刘向《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 天真

    读音:tiān zhēn

    繁体字:天真

    短语:天真无邪 孩子气 天真烂漫

    英语:naive

    意思:
     1.《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