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
意思:三十六年都扫地,但是天下没有不归附唐。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观隋朝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它描绘了人们在追求权力和财富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贪婪和短视,导致种种恶果。
首联“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揭示了人们最初的目标可能是善良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变,甚至互相继承和延续这种行为,最终可能对自己和社会造成伤害。
颔联“蚁蝼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像蚂蚁一样忙碌,不顾人民的生活,只关注金帛和姬姜,即女色的场景。
颈联“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进一步描述了人们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不惜远征辽国,控制边疆地区,或者像泛汴一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地追求未央的情感。
尾联“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他认为过去的三十六年已经让社会变得混乱不堪,如果不改变现状,那么天下可能无法回归唐朝的繁荣。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贪婪和短视,提醒人们应该追求更长远的利益,关注人民的生活,而不是只关注个人的权力和财富。同时,它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反思,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历史和现实,为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