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
意思:一起回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酒杯。
出自作者[唐]施肩吾的《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是作者借写与一县官人喝酒忆襄阳同醉的往事,巧妙地包含了对贪官污吏的讽刺和对清廉官员的赞扬。
首句“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短短两句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贪杯贪色的县官形象。他因为一个县官要来喝酒,就放弃了行程,滞留下来,足见其贪杯;更进一步,他因为一个县官的到来而放弃了公务,足见其无能。这样的描写,既揭示了官吏的丑态,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错误评价标准。
“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两句则描绘出另一幅画面:在尚书坐上,官员们纷纷拿出银制的酒杯,以示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尊重。这不仅是对清廉官员的赞扬,也是对贪官污吏的讽刺。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贪官污吏的鄙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绘两个不同的画面,表达了对贪官污吏和清廉官员的不同态度和评价。同时,也借此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官场风气,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扬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讽刺和赞扬并存的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贪官污吏和清廉官员的不同态度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