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勉裴如晦》 裴侯失婴儿,心肠如焚煎。

裴侯失婴儿,心肠如焚煎。

意思:裴侯失去婴儿,心肠如烧煮。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勉裴如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裴侯失婴儿,心肠如焚煎》是一首深切关怀的诗,表达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的痛苦和煎熬。诗人通过描绘裴侯失去婴儿的情景,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深同情。 “爱玩白玉玦,坠地不复全。”这两句诗描绘了婴儿的可爱形象,他手里拿着白玉玦,但突然坠地失去了。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失去孩子的痛苦和无奈。 “收拾见颜色,莹澈犹自妍。”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被找回后的情景,虽然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但他的身体仍然洁净美丽。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无奈。 “凤皇生九雏,一卵破易捐。”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方式,将孩子比作凤凰的雏鸟,一卵容易破碎,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况多令男子,拭泪慰目前。”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裴侯的安慰和鼓励,提醒他要有勇气面对现实,擦干眼泪,继续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生命无常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深敬畏和对人性的关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裴侯失婴儿,心肠如焚煎。
爱玩白玉玦,坠地不复全。
收拾见颜色,莹澈犹自妍。
凤皇生九雏,一卵破易捐。
况多令男子,拭泪慰目前。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心肠

    读音:xīn cháng

    繁体字:心腸

    短语:肺腑 心 心神 寸心 心迹 心弦 心房 私心 良心 胸 方寸 衷 心头 内心 心里 中心 心灵 心曲

    英语:heart

  • 婴儿

    读音:yīng ér

    繁体字:嬰兒

    短语:乳儿 赤子 早产儿 小儿

    英语:baby

    意思:(婴儿,婴儿)

     1.初生幼儿。
      ▶《老子》:“我独

  • 焚煎

    引用解释

    1.燃烧。 宋 苏辙 《超然台赋》:“盍求乐於一醉兮,灭膏火之焚煎。”

    2.比喻折磨。《新唐书·藩镇传序》:“何必疾战焚煎吾民,然后为快也。”

    读音:fén jiā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