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论语绝句一百首》 曾点尝闻鼓瑟希,仲由於此亦奚为。

曾点尝闻鼓瑟希,仲由於此亦奚为。

意思:曾点过鼓瑟希,仲由在这也是为什么。

出自作者[宋]张九成的《论语绝句一百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知音之难求。诗人通过引用曾点和仲由的故事,表达了对知音的深深感慨。 首句“曾点尝闻鼓瑟希”,诗人以曾点鼓瑟稀疏的场景为引子,引出了仲由在其中的疑惑和寻找。曾点是古代的一位贤者,诗人以此为引子,暗示仲由也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归属。 “仲由於此亦奚为”一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仲由在此处的迷茫和困惑,同时也揭示了知音难求的主题。 “二人风味还应别,不是知音必不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独特理解和期待。诗人认为,曾点和仲由的风味不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有所差异,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可能会有困难。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理解彼此,达到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调,表达了对知音的深深感慨和期待。诗人通过引用历史故事,将抽象的知音概念具象化,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歌,它以深沉的笔调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和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点尝闻鼓瑟希,仲由於此亦奚为。
二人风味还应别,不是知音必不知。

关键词解释

  • 鼓瑟

    读音:gǔ sè

    繁体字:鼓瑟

    意思:
     1.弹瑟。
      ▶《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