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 至道希夷妙且深,烧丹先认大还心。

至道希夷妙且深,烧丹先认大还心。

意思:至道希夷妙且深,烧丹先认大回心。

出自作者[唐]彭晓的《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是唐朝诗人彭晓创作的一组诗歌。从诗名来看,这组诗与《周易参同契》这部道教经典有关。《周易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著,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是道教炼丹术的重要文献。 彭晓的《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应该是以《周易参同契》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创作的诗歌。其创作背景可能与道教文化、炼丹术以及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和解读有关。这组诗表达了彭晓对道教哲学和炼丹术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宇宙、人生和道的探索与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造化潜施迹莫穷,簇成真诀指蒙童。
三篇秘列八环内,万象门开一镜中。
离女驾龙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
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长生路便通。
至道希夷妙且深,烧丹先认大还心。
日爻阴耦生真汞,月卦阳奇产正金。
女妊朱砂男孕雪,北藏荧惑丙含壬。
两端指的铅金祖,莫向诸般取次寻。

关键词解释

  • 至道

    引用解释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

  • 希夷

    引用解释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

  • 还心

    读音:hái xīn

    繁体字:還心

    意思:(还心,还心)
    归心。
      ▶《史记•留侯世家》:“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项羽救赵,既渡,沉船破甑,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