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鲁望白鸥诗》 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

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

意思:烟外失群惭愧雁鸭,波中实现羡野鸭鸥鸟。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奉和鲁望白鸥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雪后世界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首联“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描绘了雪花纷飞,半沾泥泞的景象,以及云海深处迷失方向的鸟巢。这里的“雪羽褵褷”形象地描绘了雪后世界洁白无瑕的景象,“惹泥”则增添了几分生动和生活的气息。而“海云深处旧巢迷”则表达了作者在雪后世界的迷茫和惊奇,仿佛找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颔联“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世界,水池上没有飞浪,鸟儿们找不到栖息的地方。这里用“争教舞”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在这样纯净的世界中自由翱翔的羡慕,而“洲少轻沙”则表达了作者对鸟儿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栖息地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联“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失群惭雁鹜”表达了作者在雪后世界中感到孤独,但又不愿像大雁和鹜那样在烟外过着平凡的生活。“得志羡凫鹥”则表达了作者对凫鹥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雪后世界中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表达了作者对主人的感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愿意留在雪后世界,不再怀念过去的溪流。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选择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雪后世界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选择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
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
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
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失群

    读音:shī qún

    繁体字:失群

    意思:离群失伍。
      ▶北周·庾信《秋夜望单飞雁》诗:“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闻一多《孤雁》诗:“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 得志

    读音:dé zhì

    繁体字:得誌

    短语:洋洋得意 飞黄腾达

    英语:achieve one\'s ambition

    意思:
     1.谓实现其志愿。
      ▶《易•贲》

  • 中得

    读音:zhōng de

    繁体字:中得

    意思:切合。
      ▶汉·王充《论衡•寒温》:“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

    解释:1.切合。

  • 凫鹥

    读音:fú yī

    繁体字:鳧鷖

    意思:(凫鹥,凫鹥)
    凫和鸥。泛指水鸟。
      ▶《诗•大雅•凫鹥》:“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毛传:“凫,水鸟也。鹥;凫属。太平则万物众多。”
      ▶孔颖达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