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岁日》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意思:西江元下蜀,北斗所以到秦国。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太岁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感伤自己的境遇,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首联“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描绘了作者在楚岸边行进的岁月即将进入老年,而巫山之行又迎来了春天。这里既有对年华的感慨,也有对季节更替的感叹。 颔联“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表达了作者身体欠佳却仍然漂泊他乡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作者才智平庸无人举荐的困境。 颈联“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描绘了作者在朝堂上拜见皇帝的场景,感受到了皇帝的荣光照耀和恩赐。这一联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以梅柳自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这里既有对春天的希望,也有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
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
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
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
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
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西江

    读音:xī jiāng

    繁体字:西江

    英语:HSI

    意思:
     1.江名。
      ▶珠江干流,古称郁水,在广东省西部,由黔、郁、桂三江匯合而成。
      ▶唐·张籍《野老歌》:“西江估客珠

  • 北斗

    读音:běi dǒu

    繁体字:北鬥

    英语:Big Dipper

    意思:
     1.指北斗星。
      ▶《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南朝·梁·沈约《夜夜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