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道二篇》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意思:同时在天地间,六凿互相认识。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观道二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仁爱、道德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首段以“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开始,描绘出圣人仁爱之心如同慈母,对路旁的孩童产生怜悯之情。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利益,体现了人类最深层的善良和同情心。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则以虎狼为例,描绘出它们虽然凶残,但也会哺育自己的孩子,这和圣人的仁爱之心形成对比。诗人以此表达出万物皆有善良的一面,只是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化。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这里的“六凿”指的是人的各种欲望和情感,而“相识知”则表达了人与万物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则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则以虎狼的悔过之心,比喻人性中的善良和悔过之情。即使是最凶残的动物,也有悔过的一天,这和圣人的仁爱之心是相通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情感、道德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鼓励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自然和动物的情感和需求。这首诗充满了对人性、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相识

    读音:xiāng shí

    繁体字:相識

    英语:acquaintance

    意思:(相识,相识)

     1.彼此认识。
      ▶《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
      ▶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识知

    读音:shí zhī

    繁体字:識知

    意思:(识知,识知)

     1.知道;识察。
      ▶《庄子•缮性》:“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
      ▶陈鼓应今注:“俞樾说:‘识、知二字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