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意思:北山山下一个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诗中的渔翁形象,山、水、风、月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形解心凝、骨已融等内在感受的表达,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翁在北山山下安静垂钓的场景,通过渔翁的形象和周围环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同时,诗中通过渔翁的“形解心凝骨已融”的状态,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心境宁静的哲理。 其次,从诗句具体分析,首句“北山山下一渔翁”明确了地点和人物,引领读者进入诗的意境。次句“形解心凝骨已融”则表现了渔翁的垂钓状态,形解指身体放松,心凝表示心境宁静,骨已融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环境完全融合的境界。最后两句“支枕睡余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和美丽,支枕睡余让人感到宁静安详,一轩明月和满窗风则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再次,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渔翁形象和环境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同时,诗中通过形解心凝、骨已融等感受的表达,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意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心境宁静的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支枕睡余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北山

    读音:běi shān

    繁体字:北山

    英语:Beishan Mountain

    意思:
     1.泛指北面的山。
      ▶《诗•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李白《

  • 渔翁

    引用解释

    老渔人。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 李俊 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六:“网畔一渔翁,閒取黄烟吸。”

    读音:yú wēng

  • 解心

    读音:jiě xīn

    繁体字:解心

    意思:
     1.涤荡心灵。
      ▶《庄子•在宥》:“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2.心领神会。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