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 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

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

意思:咸阳三千里,驿马到饥鹰。

出自作者[唐]鲍溶的《塞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寒日惨大野,虏云若飞鹏。》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事的诗,通过对北风、杀气、寒日、虏云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蓟门(在今北京市)被北风吹得号叫,边疆的杀气日夜都在增长。咸阳三千里,指的是距离长安三千里之遥的边疆地区。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紧张气氛和戍边将士的艰辛。 颔联“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描述了行子(旅人)远离家乡,遇到山峰也不敢攀登。这一联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无奈。 颈联“寒日惨大野,虏云若飞鹏。”描绘了凄冷的景象和敌军的云朵,如同飞鹏一般。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汉卒马上老,繁缨空丝绳。”描述了汉军士兵在战马上度过漫长岁月,繁缨和丝绳都已经用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长久戍边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值得一读。 最后一句“诚知天所骄,欲罢又不能。”更是直接点明了战争的必要性以及人们对和平的热切期盼。即使知道这是上天的恩赐,想要停止却又不能。这不仅是对战争的无奈感慨,也是对和平的热切期盼。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
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
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
寒日惨大野,虏云若飞鹏。
西北防秋军,麾幢宿层层。
匈奴天未丧,战鼓长登登。
汉卒马上老,繁缨空丝绳。
诚知天所骄,欲罢又不能。

关键词解释

  • 咸阳

    读音:xián yáng

    繁体字:鹹陽

    英语:Xianyang

    意思:(咸阳,咸阳)
    指秦桧。
      ▶《战国策•秦策四》载,齐、韩、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

  • 驿马

    解释

    驿马 yìmǎ

    (1) [post-horse]∶一种供邮政骑手或乘骑邮政使用的马

    (2) [relay]∶在驿站中准备替换其它马匹以便旅行者立刻继续前进的马匹

    引用解释

    1.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