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仙娥峰下作》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意思:如果没有这种东西,怎么能留下四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仙娥峰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是一首对商山美景的赞美诗。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商山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引人入胜。 首句“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作者以行者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初次登上商山道的感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东南行意味着作者来自远离商山的方向,因此对商山的向往和期待也更为强烈。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两句,作者直接表达了对商山众多峰峦中“仙娥好”的特别喜爱。仙娥作为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指商山中的美丽风景。作者对“仙娥”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商山美景的欣赏。 接下来的几句,“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这几句通过生动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商山的美丽。参差树和匼匝云都形象地描绘了商山的环境特点,而渴望寒玉泉和香闻紫芝草则表达了作者对商山清泉和紫芝这类仙草的向往。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描绘,进一步突显了商山的秀美。青崖和白石的对比,更显商山的清新脱俗。 最后,“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这两句是作者对商山的感慨。四皓是秦末汉初的四位著名人物,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商山美景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能早日归隐山林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商山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描绘生动,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
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
可能尘土中,还随众人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四皓

    读音:sì hào

    繁体字:四皓

    意思: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鬚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

  • 如此

    读音:rú cǐ

    繁体字:如此

    短语:这般 然 诸如此类 这么

    英语:so

    意思:这样。
      ▶《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杜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