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老亭》 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意思:只怕郢斤不久,明堂要材料准备。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三老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含蕴颇深、贴切宛转的诗。诗人借咏柳自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叹。 首句“华发累朝人”,意在表明诗人年岁已高,已经在多朝为官,累经世事。这里既暗含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经历的回顾,也隐晦地表达了对朝政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 次句“苍髯几时树”,以柳树的苍老喻己,形象生动。诗人通过疑问语气,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悲凉。 末两句“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运用典故,以“郢斤”喻指朝廷中的能臣贤相,而“明堂”则象征国家政权。诗人担忧自己虽然年老,但恐怕仍难免被朝廷寻觅去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效力。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疲惫和对晚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政事的关心和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华发累朝人,苍髯几时树。
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明堂

    读音:míng táng

    繁体字:明堂

    英语:courtyart

    意思:
     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孟子•梁惠王下》:

  • 郢斤

    读音:yǐng jīn

    繁体字:郢斤

    意思:同“郢匠挥斤”。
     宋·李曾伯《醉蓬莱•寿别制垣》词:“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宋·卫宗武《摸鱼儿•咏小园晚春》词:“剪裁妙语频赓唱,巧胜郢斤般斧。”

  • 材具

    读音:cái jù

    繁体字:材具

    意思:才能。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以宣城材具,而篇什寥寥,他可知已。”
      ▶《韬奋文集•信箱》附吴凯《面包和人材》:“如果集会成立了,没有有材具的人去主持,那末岂不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