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橘井》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意思:家乡不见重归鹤,名字现在是第几仙。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橘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灵橘、井泉、仙鹤、冷风、露坛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诗人以灵橘和井泉为引子,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又充满哲理的世界。灵橘寓意着仙道,井泉则象征着生命的源泉。诗人用“无根”形容灵橘,暗示其超凡脱俗;用“有泉”形容井泉,则表达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而“世间如梦”的比喻,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颔联“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乡园不见重归鹤”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仙道的向往。而“姓字今为第几仙”的疑问,则透露出诗人对仙道的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这一联通过对比现实与仙道的差距,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颈联“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诗人通过描绘冷风、露水、坛场、荒径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寂静、荒凉而又神秘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悄悄”表现出人们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草绵绵”则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永恒。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神秘感和仙气。 尾联“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诗人以苏君为榜样,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苏君指的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诗人以他为榜样,表明自己渴望超越尘世,达到仙道的境界。这一联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仙道与现实世界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灵橘、井泉、仙鹤、冷风、露坛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乡园

    读音:xiāng yuán

    繁体字:鄉園

    意思:(乡园,乡园)
    家园,故乡。
      ▶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乡园不可见,江水独自清。”
      ▶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诗之二:“戎马今何地,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