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示长儿存心》 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

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

意思:放弃已超过一半,难道不为你钱。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示长儿存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家庭状况的自述,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段描述了作者家庭在歙山下的状况,虽然只有不到五顷田地,但捐弃已过半,这已经足够负担家庭的生活开销。接下来的段落,作者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使得许多书籍和家具都变得破旧荒凉。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决定将剩余的书籍全部售卖,尽管这可能会改变他的生活状况。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他鄙视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更愿意将金钱散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感到忧虑和不安,担心自己无法长寿。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后事,并表达了对儿孙的关心和期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子女的深深关爱。尽管生活贫困,但作者仍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这也是他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原因之一。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
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万卷,荒凉余数椽。
借使尽售之,事亦关诸天。
平生鄙货殖,黄金散如烟。
孰知两鬓雪,枯肠几不饘。
无忧恐难老,故遣百虑煎。
乐者未必寿,死返在我先。
属有客语我,法当营冢阡。
儿曹勿过计,葬穴自有缘。
只鸡可以祭,故絮亦足缠。
但戒傚俚俗,佛事徒喧阗。
文公有家礼,夙已书诸篇。
父贫至累子,能不心恻然。
揣量内无愧,视世差独贤。

关键词解释

  • 捐弃

    读音:juān qì

    繁体字:捐棄

    短语:撇 扔 废弃 丢 遏 抛 废 毁弃 弃 废除 遗弃 委 撇开 摈 丢掉 摒弃

    英语:abandon

    意思:

  • 过半

    读音:guò bàn

    繁体字:過半

    英语:more than half; majority

    意思:(过半,过半)
    超过一半。
      ▶《易•繫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 子钱

    读音:zǐ qián

    繁体字:子錢

    意思:(子钱,子钱)
    贷给他人取息之钱。犹高利贷。
      ▶《史记•货殖列传》:“吴·楚七国兵起时,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贷子钱,子钱家以为侯邑国在关东,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