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拜丰陵》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

意思:每年朝庙派公卿,学省班中也代理。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拜丰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一种特殊的场景,即在新年的第一天,园寝的公卿们在此工作,他们在此是为了维护和照看陵墓,这是他们作为官员的职责之一。 首句“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描绘了公卿们在园寝工作的场景,他们在此并非是为了娱乐或休息,而是履行他们的职责。接下来的句子,“身逐陵官齐再拜,手持木铎叩三声”,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敬畏和专注,他们按照陵官的指示,恭敬地行礼,并手持木铎,敲响三次,唤起人们的注意。 “寒更报点来山殿,晓炬分行照柏城”,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和早晨的场景。夜晚,更夫的梆子声在陵墓的殿堂中回荡,早晨,火炬分列在柏树城中,为陵墓提供了照明。这种描绘充满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 “却下龙门看渐远,金峰高处日微明”,最后两句描绘了工作的结束和日出的景象。公卿们从陵墓的工作地点“龙门”看去,陵墓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中,而金峰的高处则逐渐显现出微明的日光。这给人一种结束和开始的对比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描绘,展示了公卿们在园寝工作的场景,充满了敬畏、庄重和神秘的气氛。同时,它也以日出的景象为结束,给人一种希望和新的开始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
身逐陵官齐再拜,手持木铎叩三声。
寒更报点来山殿,晓炬分行照柏城。
却下龙门看渐远,金峰高处日微明。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岁朝

    读音:suì cháo

    繁体字:歲朝

    英语: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意思:(岁朝,岁朝)
    I
    阴历正月初一。
       ▶《后汉书•周磐传》:“

  • 园寝

    读音:yuán qǐn

    繁体字:園寢

    意思:(园寝,园寝)
    建在帝王墓地上的庙。
      ▶《后汉书•祭祀志下》:“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

  • 摄行

    引用解释

    代理行使职权。《史记·五帝本纪》:“ 尧 立七十年得 舜 ,二十年而老,令 舜 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 唐 杜甫 《冬狩行》:“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明 何景明 《陶公行状》:“同知常摄行府事,锄治暴强,植立孱弱。”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康熙 己丑冬十一月,命 李光地 摄行郊坛大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