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昙晦二首》 他日篮舆莲社约,只应惠远识渊明。

他日篮舆莲社约,只应惠远识渊明。

意思:将来竹轿莲社约,只应惠远见渊明。

出自作者[宋]李处权的《寄昙晦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高僧与学子们共同学习场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首联“高僧闢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高僧在寺庙中为学子们授课的场景。夜晚已深,但仍然可以听到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不仅体现了高僧对学子的教导之深,也展现了寺庙中浓厚的学习氛围。 颔联“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诗人表达了对学子的赞美,他们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对学问的热爱,这是难能可贵的。而诗人自己却因为无法摆脱尘世的繁琐事务,无法像他们那样专注于学问,因此感到惭愧。 颈联“钵餐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这里诗人以慈乌和老凤比喻高僧的生活,表达了对高僧慈悲为怀、诲人不倦的赞美。高僧虽然生活简朴,但仍然关心需要哺食的鸟儿,他的诗句时常为老凤鸣叫,这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 尾联“他日篮舆莲社约,只应惠远识渊明”,诗人想象着未来的场景,他们一起参加莲社,一同追寻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高僧与学子们共同学习的描绘,以及对高僧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僧闢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
钵餐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
他日篮舆莲社约,只应惠远识渊明。

关键词解释

  • 莲社

    读音:lián shè

    繁体字:蓮社

    意思:(莲社,莲社)
    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唐·戴叔伦《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

  • 他日

    解释

    他日 tārì

    (1)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

  • 篮舆

    读音:lán yú

    繁体字:籃輿

    意思:(篮舆,篮舆)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
      ▶《晋书•孝友传•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持

  • 远识

    读音:yuǎn shí

    繁体字:遠識

    意思:(远识,远识)
    高远的见识。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孝文帝》:“如其聪明远识,不忘数十年事。”
      ▶《晋书•卢钦传》:“钦清澹有远识,笃志经史。”

  • 渊明

    读音:yuān míng

    繁体字:淵明

    意思:(渊明,渊明)
    深远明达。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南齐书•高帝纪上》:“惟王圣哲渊明,荣镜宇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