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郡斋水阁闲书·采莲》 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意思:岸帻客人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郡斋水阁闲书·采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景,以及湖边的人们在其中的活动。 首先,诗的开头“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描绘了桥上和湖中的景象。这里的“岸帻”可能指的是一种头饰,或者一种高耸的帽子,它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桥的高耸,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桥上来了一位客人,而湖中则有人正在嬉戏。这种对比描绘出湖边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湖中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疑问。船桨击水的声音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他想知道船只停泊在湖中的哪个地方。湖中到处都是莲花和荷叶,这使得湖面更加美丽。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美,它通过描绘湖边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们对湖中景象的好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船只和人们在湖中的活动,展现了湖边生活的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湖边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岸帻

    读音:àn zé

    繁体字:岸幘

    意思:(岸帻,岸帻)
    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孔融《与韦端书》:“闲僻疾动,不得复与足下岸帻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
      ▶《晋书•谢奕

  • 溅裙

    读音:jiàn qún

    繁体字:濺裙

    意思:(溅裙,溅裙)
    据《北齐书•窦泰传》载,泰母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湔裙,产子必易。”
      ▶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后以“湔裙”、“溅裙”谓妇女有孕至水边洗裙,分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