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意思:我有两道友,迈迈人与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述了诗人每天只吃两顿简单的蔬菜,中午小憩片刻,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感到满足和安逸。他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强烈,对于环境的改变也并不在意,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诗中还对当今社会中人们的观念进行了批评,指出人们在忙碌时总是渴望休息,而在安静时又渴望热闹,这种心态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会影响身心健康。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他一样,用简单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从而达到形神俱全的境界。 诗中还提到了两位道友,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内心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更加突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将云中的鸾鸟和泥中的鱼进行对比,强调了简单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要像鱼和鸾鸟一样逍遥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当今社会中人们观念的批评,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道友

    读音:dào yǒu

    繁体字:道友

    意思:
     1.一起修道的朋友。
      ▶宋·洪迈《夷坚支丁志•赵三翁》:“密县·堕门山道友席洞云,因往独纥岭·瀑水潭侧登翫,慕其清峭高爽,即筑室以居。”
      ▶老舍《老张的哲学

  • 蔼蔼

    读音:ǎi ǎi

    繁体字:藹藹

    英语:lush; luxuriant

    意思:(蔼蔼,蔼蔼)

     1.茂盛貌。
      ▶晋·陶潜《和郭主簿》之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 二道

    读音:èr dào

    繁体字:二道

    意思:佛教指无碍道与解脱道。即断惑、证真两种智慧。
      ▶唐·李邕《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寺碑》:“兴二道之教,发一师之因。”

    造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