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意思:我本来是成都良家子弟的身份,感叹鸾把钗股。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全文赏析

原题: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妇。询之,盖士族女也。仲献闭置别馆,召其夫还之。闻者艳其事,争为歌咏。适宣城沈子公厚来书征词,因赋是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畔蚕丛路。
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
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暗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去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良家

    读音:liáng jiā

    繁体字:良家

    英语:respectable family

    意思:
     1.善于经营而致富的人家。
      ▶《管子•问》:“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

  • 良家子

    引用解释

    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史记·李将军列传》:“ 孝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大入 萧关 ,而 广 以良家子从军击 胡 。” 司马贞 索隐:“ 如淳 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 孝文竇皇后 , 景帝 母也, 吕太后 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常从良家子,命中 幽 并 儿

  • 成都

    读音:chéng dū

    繁体字:成都

    造句:

  • 分钗

    读音:fēn chāi

    繁体字:分釵

    意思:(分钗,分钗)
    见“分钗断带”。
    ------------------------------
    分钗
     补义条目

    ▶唐白居易《长恨歌》:“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