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城南十六首·赛神》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意思:小麦苗含穗桑生桑葚,共向田头乐社精神。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游城南十六首·赛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富饶。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位身穿白布长衫、头戴紫领巾的闲人形象。这位闲人显然没有受到差科(即官府的赋税徭役)的困扰,因此他能够悠然自得地享受乡村生活。这种描绘反映了乡村生活的轻松自在,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麦苗茁壮成长,桑树结满了紫色的桑葚。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乡村的美丽和富饶,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安逸。 最后,诗中描绘了乡村的人们在田头庆祝社神的活动。社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祇,通常被视为土地神的化身。在乡村,人们常常会在特定的日子里举行祭祀社神的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安宁。这种庆祝活动体现了乡村人民的热情和团结,也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和欢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富饶。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人文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社神

    读音:shè shén

    繁体字:社神

    意思:古代谓土地神。
      ▶《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孔颖达疏引汉·许慎曰:“今人谓社神为社公。”
      ▶汉·蔡邕《独断》卷上:“社神,盖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能平水土。帝颛

  • 田头

    读音:tián tóu

    繁体字:田頭

    英语:the edge of a field

    意思:(田头,田头)

     1.田边。
      ▶《东观汉记•王丹传》:“每岁农时,载酒肴,便于田头大

  • 麦苗

    读音:mài miáo

    繁体字:麥苗

    英语:wheat

    意思:(麦苗,麦苗)

     1.麦子和黍稷等作物之幼苗。
      ▶《春秋•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
      ▶杜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