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意思:具区吞并三州交界处,浩荡纳千股。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具区山为描写对象,具区山是太湖的一部分,它横跨三州(吴越两国和荆南)的边界,浩浩荡荡,纳入了千百个小山峰。自古以来这里不泊载满万斛的大船,而是一苇渔舟恣意奔快。仙坛古洞不可到达,只能空听余澜发出澎湃的声音。今天我偶然登上法华岭,纵览山川,才觉得人世间如此的狭窄。在山顶上,有孤坟在卧碣边凭吊,下面有一位得道的仙人僵卧不坏。空余丛生的荆棘网上住着秋虫,不再有青莲从其中出世。 诗人在此描绘了具区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仙人道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山中奇药的期待和向往。诗中引用了杜诗中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黄精等奇药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今年大熟的期待,同时也对食叶微虫的困扰表示了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具区山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无奈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従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
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
今朝偶上法华岭,纵观始觉人寰隘。
山头卧碣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坏。
空余白棘网秋虫,无复青莲出幽怪。
(事见本院碑。
)我来徙倚长松下,欲掘茯苓亲洗晒。
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
诗人空腹待黄精,生事只看长柄械。
(杜子美诗云,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今年大熟期一饱,食叶微虫真癣疥。
(贾云,今岁有小虫食叶,不甚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浩浩

    读音:hào hào

    繁体字:浩浩

    英语:vast,expansive

    意思:
     1.水盛大貌。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传:“浩浩

  • 浩浩汤汤

    引用解释

    浩浩荡荡。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宋 苏轼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具区 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清 薛福成 《论俄罗斯立国之势》:“ 大江 洪 河 出 三峡 ,下 底柱 ,奔腾衝突於平原之地,浩浩汤汤,莫之能御矣。”参见“ 浩浩荡荡 ”。

    读音:hào hà

  • 具区

    读音:jù qū

    繁体字:具區

    意思:(具区,具区)
    古泽薮名,即太湖。又名震泽、笠泽。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
      ▶《尔雅•释地》:“吴·越之间有具区。”

  • 吞灭

    读音:tūn miè

    繁体字:吞滅

    短语:侵占 吞并 并吞 蚕食 兼并 吞噬

    英语:eat up

    意思:(吞灭,吞灭)

     1.併吞消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