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意思:草边水边看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

全文创作背景

蔡襄的《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时期,蔡襄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 这首诗以“秋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诗中写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水面上的景色,以及远处山峦的烟雾缭绕。接着,诗人又写道:“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里通过山、水、天、草等元素的组合,表现出秋天的美丽和凄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抒发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楼中天月色净,玉山禾熟秋云映。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稜层雁塔挂千灯,密意虽通语还并。
城上惊乌飞复啼,落泊无依终不定。
欲下长桥夜漏深,灯台飘灺青梧阴。
仙人若也乘鸾去,彩雾千重何处寻。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流萤

    读音:liú yíng

    繁体字:流螢

    英语:Firefly that flies everywhere.

    意思:(流萤,流萤)
    飞行无定的萤。
      ▶南朝·齐·谢朓《玉阶怨》诗:“夕殿下珠

  • 水际

    读音:shuǐ jì

    繁体字:水際

    意思:(水际,水际)
    水边。
      ▶《魏书•崔楷传》:“臣既乡居水际,目睹荒残,每思郑·白,屡想王·李。”
      ▶宋·杨万里《跋尤延之山水两轴》诗之一:“水际芦青荷叶黄,霜前

  • 独自

    读音:dú zì

    繁体字:獨自

    短语:独力 单身

    英语:alone

    意思:(独自,独自)

     1.自己一个人;单独。
      ▶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

  • 自寻

    读音:zì xún

    繁体字:自尋

    造句:

  • 香径

    读音:xiāng jìng

    繁体字:香徑

    意思:(参见香径,香迳)

    解释:1.见\"香径\"。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