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子》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意思:父母在堂门,不见萱草花。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游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以萱草和游子为题材,表达了深深的母子之情。 首句“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描述了萱草在堂阶生长,而游子即将踏上远行的道路。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母亲的花,寓意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此句通过描绘萱草的生长环境,暗示了游子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未知的旅程。 第二句“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描绘了母亲倚在堂门旁,期盼着游子的归来,但游子却已经远行,无法看到家中萱草的盛开。这句诗通过描绘母亲的期盼和游子的离去,表达了深深的母子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萱草和游子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将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十分鲜明,如萱草、堂阶、游子、慈亲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萱草

    读音:xuān cǎo

    繁体字:萱草

    英语:day lily

    意思: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嵴。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慈亲

    读音:cí qīn

    繁体字:慈親

    意思:(慈亲,慈亲)
    慈爱的父母。
      ▶《吕氏春秋•慎大》:“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说,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唐·聂夷中《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