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意思:白头发万茎有什么大惊小怪,朱砂一粒不曾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闲暇时对着镜子思考自己的人生,深感年华老去,容貌衰残是自然规律。他并不惊讶于自己满头的白发,因为从未尝试过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长时间的阅读使他的视力变得模糊,而过量饮酒也伤害了他的肺部。虽然他已经遇到了师父,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他询问师父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他的老去。 整首诗用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老去的感慨和对养生的探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和坦然。特别是“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必要去追求不切实际的长生不老。 诗的最后一句“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不舍,同时也展现出他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求,即使生命已经老去,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丹砂

    读音:dān shā

    繁体字:丹砂

    英语:cinnabar

    意思:亦作“丹沙”。
     
     1.即硃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管子

  • 白发

    读音:bái fà

    繁体字:白發

    英语:leukotrichia

    意思:(参见白发,白髮)

    近义词: 白首、鹤发

    反义词: 朱颜、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