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咏六言八首》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意思:古代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咏六言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它是一首对两位唐代诗人韩愈和杜甫的赞美诗。韩愈效仿卢仝的诗风,而杜甫则回应了元结的诗风。诗中强调了后生的古训,即年轻人也有他们的优点,而那些浅薄的俗人却往往互相轻视。 首句“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描绘了韩愈效仿卢仝诗风的情景,以及杜甫回应元结诗风的情景。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两位诗人之间的文学互动,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学习。 “效”和“和”这两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诗人文学才华的赞赏。韩愈效仿卢仝诗体,显示了他的文学造诣和艺术追求;而杜甫回应元结诗风,则展示了他的文学敏感性和对诗歌传统的尊重。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强调了后生可畏的古训。诗人认为年轻人也有他们的优点和才华,不能因为年纪轻就轻视他们。这种观点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尊重和期待,也表达了对那些浅薄俗人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唐代诗人的文学互动,强调了后生可畏的古训,批评了俗语文人之间的互相轻视。诗人通过赞美韩愈和杜甫的文学才华和互相学习,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尊重和期待,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敬重。这首诗不仅是对两位诗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传统的敬重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相轻

    读音:xiāng qīng

    繁体字:相輕

    意思:(相轻,相轻)

     1.互相轻视、鄙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从古文人

  • 文人相轻

    引用解释

    谓文人之间相互轻视,彼此不服气。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夫文人相轻,从古而然,而一时巨擘,皆左袒敛衽。”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笔端刻薄》:“ 赵秋谷 始与 阮翁 相得,后乃齟齬,因作《谈龙録》一编,句句赞,句句刺,至尖极冷,下笔如刀。推其由,不过因不借《声

  • 后生可畏

    解释

    后生可畏 hòushēng-kěwèi

    [a youth is to be regarded with respect—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surpass the older] 后生:青年人。青年人可以积学

  • 古训

    读音:gǔ xùn

    繁体字:古訓

    英语:old maxim

    意思:(古训,古训)

     1.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
      ▶《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 后生

    读音:hòu shēng

    繁体字:後生

    短语:苗裔 裔 嗣 胄 子孙 后裔 子代 子嗣

    英语:have a youthful look

    意思:(后生,后生)

  • 可畏

    读音:kě wèi

    繁体字:可畏

    意思:
     1.令人畏惧。
      ▶《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颖达疏:“言君可畏者岂非民乎?”
      ▶《左传•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晋·杜预注:“夏日可畏。”

  • 俗语

    读音:sú yǔ

    繁体字:俗語

    英语:vulgarism

    意思:(俗语,俗语)

     1.民间流传的说法。
      ▶《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 文人

    读音:wén rén

    繁体字:文人

    短语:士 学士 夫子 书生 士大夫 先生 秀才 文人 生 儒 知识分子

    英语:(n) scholar

    意思: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