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意思:如果现在就应该去,哎呀哎呀没有怀疑自己。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首先,诗中通过“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权势和势利的批判。在那个时代,官场上的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是常见的现象,作者对此感到无奈和失望。 接着,“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这句话,作者借问自己为何在京城,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可能因为才华出众而被召入京师,但在这里却感到孤独和无助。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等句子,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迷茫。他举头仰望,却无法看到希望;闭上眼睛,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 最后,“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表达了作者决定离开京城的决心。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地方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不再自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决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
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
倏忽十七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
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咄咄

    读音:duō duō

    繁体字:咄咄

    英语:tut!tut!

    意思:
     1.感叹声。表示感慨。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晋·陆机《东宫》诗:“冉冉逝将老

  • 便当

    读音:biàn dāng

    繁体字:便噹

    短语:探囊取物 一拍即合 迎刃而解 好 易如反掌 不费吹灰之力 俯拾皆是 瓮中之鳖 易 一蹴而就 唾手可得 瓮中捉鳖 简易 一挥而就 易于

    英语:

  • 如今

    读音:rú jīn

    繁体字:如今

    短语:兹 今昔 现在时 今 本 现 今天

    英语:nowadays

    意思:现在。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