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
意思:名场薰烟囱,怅望塔中尊。
出自作者[宋]李石的《题白塔古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是一首描绘乡村寺庙生活的诗,通过对寺院、山景、晨扫、夜过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寺庙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
首联“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诗人以“境物三禅胜”来形容乡村寺庙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对乡村寺庙生活的赞美之情。而“丛林十里村”则描绘了村庄的规模和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颔联“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通过描绘寺僧早晨扫地和樵客夜晚过门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乡村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和谐。早晨扫地是寺僧日常修行的一部分,而夜晚过门的樵客则是村庄与外界的交流。这些细节描绘了乡村寺庙生活的日常性和开放性。
颈联“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诗人通过描绘西山瑞像和北斗星文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西山瑞像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北斗星文则代表着天地的法则和规律。这些景象都为乡村寺庙增添了神秘和神圣的气息。
尾联“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诗人以名利场上的忙碌和塔中的佛像为对比,表达了对乡村寺庙生活的向往和怅然之情。名利场上的争斗和忙碌与乡村寺庙的宁静和谐形成鲜明对比,让诗人对乡村寺庙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佛像的敬仰和怅然之情,因为佛像代表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寺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宁静、和谐、神秘和神圣的气息。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乡村寺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