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学书二首》 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浓淡。

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浓淡。

意思:患眼原已昏,墨浓淡不分。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学书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学书不觉夜,但怪西窗暗》是一首对学习、生活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学习书法过程中的艰辛和无怨无悔的追求。 首句“学书不觉夜,但怪西窗暗”,描绘了作者在深夜中仍孜孜不倦地学习书法的场景,表达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爱。第二句“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浓淡”则描绘了作者因疾病而视力模糊,但仍坚持学习,无论墨色浓淡,都认真临摹,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人生不自知,劳苦殊无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享受和安逸,而在于不断追求和努力。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学习书法,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 最后两句“所得乃虚名,荣华俄顷暂”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认为所获得的虚名和短暂的荣华不值得留恋,而应该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生活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知识的热爱。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学书不觉夜,但怪西窗暗。
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浓淡。
人生不自知,劳苦殊无憾。
所得乃虚名,荣华俄顷暂。
岂止学书然,作铭聊自鉴。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浓淡

    读音:nóng dàn

    繁体字:濃淡

    英语:shade

    近义词: 浓度、深浅

    详细释义:1.颜色的深和浅。如:『浓淡合宜』。
    2.人际关系的亲和

  • 病目

    读音:bìng mù

    繁体字:病目

    意思:
     1.眼睛患病。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目者。”
      ▶《旧唐书•杜从郁传》:“子牧·顗,俱登进士第。
     

  • 昏墨

    读音:hūn mò

    繁体字:昏墨

    意思: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隋书•刑法志》:

  • 不分

    读音:bù fēn

    繁体字:不分

    英语:irrespective of

    意思:I

     1.不分散。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