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语向人莫相笑,知音知后更谁知。
意思:巧语向人没有相互一笑,知音知道后来又谁知。
出自作者[宋]释重顯的《闻百舌鸟送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文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曾来芳树几回飞,烟霭初晴又见伊”,描述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场景。芳树曾经繁花似锦,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芳华已逝,树上的鸟儿已经飞过多次。而当阳光透过云层,再次照耀到这个场景时,诗人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人影。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芳树比作人生,将鸟儿比作时间的流逝,而伊人则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永恒的情感。
“巧语向人莫相笑,知音知后更谁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理解和珍视。诗人认为,即使再巧舌如簧的人,也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无需对他们嗤之以鼻。而真正的知音,是那种能够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人,这种知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里,诗人通过巧语和知音的对比,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和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内敛,它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和珍视。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表达得具体而生动。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十分细腻,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内敛的诗篇,它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和珍视。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