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草木岂能知造化,一华一叶尽天功。

草木岂能知造化,一华一叶尽天功。

意思:花草树木怎么能知道大自然,一个花一代尽天功。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深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诗人以浮阳满野,白溶溶的雪景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力。诗中的“泽底山椒”,即山脚下的水泽和山顶的椒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而“淑气通”,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在渐渐渗透,预示着万物复苏的季节即将来临。 然后,诗人提出了“草木岂能知造化,一华一叶尽天功”的观点。这是诗人在赞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表达对自然界深深敬畏之情。草木是无法理解大自然的造化之力的,但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体现了天地的鬼斧神工。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敬仰和欣赏,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伟大。诗人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尊重自然,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阳满野白溶溶,泽底山椒淑气通。
草木岂能知造化,一华一叶尽天功。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一叶

    读音:yī yè

    繁体字:一葉

    意思:(一叶,一叶)

     1.一片叶子。
      ▶《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李白《

  • 造化

    读音:zào huà

    繁体字:造化

    短语:

    英语:good luck

    意思:
     1.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

  • 草木

    读音:cǎo mù

    繁体字:草木

    英语:vert

    意思: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

  • 岂能

    读音:qǐ néng

    繁体字:豈能

    英语:how could; can; how is it possible

    详细释义:怎能、那能。左传?昭公九年:『文之伯也,岂能改物。』孟子?梁惠王

  • 天功

    读音:tiān gōng

    繁体字:天功

    英语:natural living

    意思:
     1.谓天的职任。
      ▶《书•舜典》:“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蔡沈集传:“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