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见萤火》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意思:忽然惊房屋里弹琴读书冷,又乱檐边星星稀。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见萤火》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巫山秋夜萤火飞》是一首对自然景象——萤火虫的生动描绘,以及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独特感受和联想。诗中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展现了秋夜巫山的美丽和寂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联“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巫山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这里的“巫山”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点,“秋夜”则暗示了夜晚的深邃和寂静,“萤火飞”则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在夜色中飞舞的情景。而“帘疏”则形象地描绘了屋内的光线透过帘子照射到外面的景象,使得萤火虫能够巧妙地进入屋内,落在人的衣裳上。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夜巫山的美丽和寂静。 颔联“忽惊屋里琴书冷,
复乱檐边星宿稀。”诗人通过描绘屋内的琴书被萤火虫的亮光照亮,以及屋檐边星星被萤火虫的光芒扰乱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秋夜巫山的美丽和寂静。这一联通过对比屋内外的景象,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联想。 颈联“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萤火虫在屋内四处飞舞的情景,它们绕着井栏飞舞,仿佛增添了一个个小小的光点;它们偶尔经过花蕊,又在那里闪烁着光芒。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萤火虫的灵动和美丽。 尾联“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白发苍苍、孤独地望着萤火虫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抒情的方式,将前文的景色描绘和情感表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真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巫山萤火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琴书

    读音:qín shū

    繁体字:琴書

    英语:story-telling in the form of ballads song 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意思:(琴书,琴书)

  • 星宿

    读音:xīng xiù

    繁体字:星宿

    英语:constellation

    意思:I
    星夜,急速。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宪谕票,催促星宿丈量。”
    II

  • 屋里

    读音:wū lǐ

    繁体字:屋裏

    英语:wife

    意思:(屋里,屋里)

     1.室内。
      ▶北周·庾信《春赋》:“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唐·杜甫《见萤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