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传·秋光向晚》 东窗皓月今宵满。

东窗皓月今宵满。

意思:东窗皓月今宵满。

出自作者[宋]赵鼎的《河传·秋光向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孤独旅行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秋光向晚。叹羁游坐见。年华将换。”就描绘了一个晚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接着,“一纸素书,拟托南来征雁。”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的思念和期盼,希望能够通过南飞的大雁将自己的书信传递给远方的亲友。 然而,“奈雪深、天更远。”这句诗却表达了作者对于距离和阻隔的无奈和感慨,雪深天远,无法亲自前往,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接着,“东窗皓月今宵满。”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明月,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浅酌芳尊,暂倩嫦娥伴。”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短暂欢愉的渴望,希望能够借此暂时摆脱孤独和寂寥。最后,“应念夜长,旅枕孤衾不暖。”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细腻,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距离阻隔、孤独寂寞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期盼,以及对于短暂欢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光向晚。
叹羁游坐见。
年华将换。
一纸素书,拟托南来征雁。
奈雪深、天更远。
东窗皓月今宵满。
浅酌芳尊,暂倩嫦娥伴。
应念夜长,旅枕孤衾不暖。
便莫教、清影转。
作者介绍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宋高宗时政治家、词人。

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祐”。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旋即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

赵鼎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时,追赠太傅、丰国公,赐谥“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今宵

    读音:jīn xiāo

    繁体字:今宵

    意思:今夜。
      ▶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