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春》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意思:只见扑水花,纷纷不知道了。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月三十日》是一首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和即将离去的无奈抒发。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三月三十日这一天,春意渐行渐远,而自己却无法挽留的惆怅心情。 首联“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诗人以春归日暮的景象,表达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诗人向春风询问,明日的春天是否还会停留,表达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出春去花落的景象,“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诗人看到花瓣扑入水中,纷纷扬扬,数也数不清,进一步表现出春去的无奈和自己的惆怅。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这里诗人以行客为比,描述自己脚步不停,日日前进,但前程的路途却如同未知一般。这里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过去的反思。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这句诗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人生的悲观认识,即人无法避开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到来。 最后,“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离别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人生、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情和无奈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水花

    引用解释

    1.亦作“ 水华 ”。荷花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

    2.萍的

  • 纷纷

    读音:fēn fēn

    繁体字:紛紛

    短语:纷扰 纷乱 淆乱 混乱 扰乱 困扰 狂乱 乱糟糟 乱哄哄 狂躁

    英语:one after another

    意思:(纷纷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