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一往问,渺渺阻烟海。
意思:我想一个去问,渺渺阻烟海。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墙头有丛菊,粲粲谁复采》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墙头的一丛菊花,引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感叹时光荏苒,花色日衰,生命无常。
首两句“墙头有丛菊,粲粲谁复采。蹉跎岁年晚,香色日以改。”直接描绘了墙头的一丛菊花,它的颜色灿烂,然而却无人再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香气和颜色都在逐渐改变。这里,“粲粲”和“日以改”这两个词用得尤其巧妙,既表达了花色衰败的无奈,也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接下来的四句“我欲一往问,渺渺阻烟海。遥知霜霰繁,茎叶不余待。”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独白。他想要前去询问菊花的近况,但却被渺渺烟海阻隔。然而,他从远处知道,即使在霜霰纷飞的时候,菊花的茎叶也不会等待他。这里,诗人通过菊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无奈和决绝。
最后两句“亦既轻去国,已矣今何悔。”是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决断。诗人因为一些原因而轻易地离开了自己的国家,现在回想起来,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这里,“轻”和“已矣”表达了诗人的懊悔之情,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坚定和决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墙头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坚定和决绝。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