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沙买舡脕至严州》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意思:陵台下的水,不斟酌竟然先清。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白沙买舡脕至严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重雾笼罩,夕阳斜照,万山静默,塔岭尖明的自然景色。同时,诗人通过舟小不嫌窄,途长已倦行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在漫长的旅途中的疲惫和对清静自然的向往。 首联“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以重雾和斜阳两个意象开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雾的浓厚让人感到似乎要下雨,然而夕阳的出现又使天气变得晴朗。这种天气的转变充满了诗意。 颔联“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诗人视线扩大,描绘了江外的群山和岭尖的塔。群山在江外延伸,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而岭尖的塔则让人感到一种高远和明净。 颈联“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诗人以舟小不嫌窄,表达了自己对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的坦然面对。而途长已倦行,则流露出诗人在漫长旅途中的疲惫。 尾联“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诗人以子陵台下的清水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清静自然的向往。未酌竟先清,意味着水的清澈不需要品尝就能感受到。 整首诗以景生情,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旅途中的疲惫,表达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子陵

    读音:zǐ líng

    繁体字:子陵

    意思:严光的字。
      ▶东汉·余姚人。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而退隐于富春山。
      ▶唐·刘长卿《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诗

  • 下水

    读音:xià shuǐ

    繁体字:下水

    短语:杂碎

    英语:launch

    意思:I

     1.牲畜的内脏。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着一盘,便

  • 台下

    读音:tái xià

    繁体字:檯下

    解释:1.台榭的下面。 2.古时对人的尊称。 3.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