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歌子·对月中秋夜》 对月中秋夜,传觞一笑欢。

对月中秋夜,传觞一笑欢。

意思:对明月中秋夜,传杯一笑欢。

出自作者[宋]倪偁的《南歌子·对月中秋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对月中秋夜,传觞一笑欢》是一首描绘中秋夜景和作者心情的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首句“对月中秋夜,传觞一笑欢”直接点题,描绘了中秋夜的场景,月光皎洁,人们举杯欢笑,表达了作者与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感。 “飘然逸兴未应阑。步向望湖桥上、倚阑看”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高雅兴致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更加浓烈。他漫步到望湖桥上,倚着栏杆欣赏月亮,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松径风萧瑟,山腰路屈盘”两句,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色,松间小径风吹萧瑟,山腰的路曲折盘旋,增加了诗歌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使诗歌的描绘更加生动。 “南飞惊鹊五更残。小立水云光里、葛衣寒”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中秋夜鹊鸣声的感受,惊鹊南飞,五更时分,残月朦胧,作者在水云光里的地方独立不动,感觉到微寒。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作者个人感受的抒发,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望湖桥、松间小径、山腰之路、惊鹊、水云之光等意象,以及作者个人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对月中秋夜,传觞一笑欢。
飘然逸兴未应阑。
步向望湖桥上、倚阑看。
松径风萧瑟,山腰路屈盘。
南飞惊鹊五更残。
小立水云光里、葛衣寒。

关键词解释

  • 对月

    读音:duì yuè

    繁体字:對月

    意思:(对月,对月)

     1.向月。
      ▶南朝·陈·张正见《有所思》诗:“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
      ▶唐·李白《将进酒》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秋夜

    读音:qiū yè

    词语解释

    ⒈  散文。鲁迅作。1924年发表。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