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春感事十首》 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意思: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残春感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儿童和自然的乐趣,通过描绘果熟、禽鸣、病叟、摘花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句“果熟携竿扑,禽鸣挟弹窥”,描绘了果熟时节,儿童们拿着竿子去扑水果,鸟儿鸣叫着,带着弹弓窥视的场景。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果园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 “自怜多病叟,无奈近邻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无奈的心情。诗人自怜身体多病,无法享受与邻家儿童同乐的乐趣,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排闼宁容锁,逾垣更问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要接近邻家儿童,但又不便直接进入他们家的情景。他绕过院墙,询问篱笆是否锁门,这种细节描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渴望与儿童亲近的心情。 最后两句“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描绘了诗人看到牡丹花刚刚开放,便摘下了最红的一枝的情景。这种细节描绘,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无奈和对儿童欢乐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果熟携竿扑,禽鸣挟弹窥。
自怜多病叟,无奈近邻儿。
排闼宁容锁,逾垣更问篱。
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关键词解释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