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庐山》 匡庐突兀踞江滨,人道身山识不真。

匡庐突兀踞江滨,人道身山识不真。

意思:庐山耸立在江边,人身山识不真道。

出自作者[现代]何满子的《庐山》

全文创作背景

何满子的《庐山》创作背景可能是基于他对庐山的实地游览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庐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胜之一,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何满子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启发和灵感,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诗歌中,何满子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他可能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缅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匡庐突兀踞江滨,人道身山识不真。
冠盖簪缨频枉驾,暴风骤雨几回轮。
席间叱咤苍生病,岭上烟霞薄海惊。
历劫登临皆白首,同俦相顾话前因。
作者介绍
何满子(1919-2009),原名孙承勋,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大家族。著名杂文家。解放前历任衡阳《力报》记者、南京《大刚报》记者、天津《益世报》驻南京特派员。解放后,曾任《上海自由论坛晚报》总编辑、大众书店编辑、震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早期从事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后治中国古代小说,兼治思想史、民俗等学科。已出版的专著有《艺术形式论》、《论〈儒林外史〉》、《汲古说林》、《中古文人风采》、《中国酒文化》、《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及杂文随笔集共三十余种。2009年5月8日晚上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

关键词解释

  • 匡庐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 突兀

    读音:tū wù

    繁体字:突兀

    英语:lofty; towering (高耸)

    意思:
     1.亦作“突杌”、“突屼”。高耸貌。
      ▶《文选•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