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忆五首》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意思:春季冰消失殆尽碧波湖,茫茫影残霞似乎有没有。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杂忆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是一首对古代才女双文的回忆之作。双文,即双鬟少女,是诗人心中的一位美好形象。诗中通过对双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双文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描绘了一个寒食月无光的夜晚,诗人回忆起双文在闺房中轻盈的姿态,仿佛还能闻到她身上的淡淡香气。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双文的深深怀念。 颔联“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描绘了双文生活的另一面,即在夜晚花竹笼罩、秋千悬挂在高处的景象中,双文在静谧的夜晚教侍女秋千的情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双文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双文的日常生活,如“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以及“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这些描绘展现了双文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双文的深深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双文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双文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代才女的美丽和智慧,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春冰

    读音:chūn bīng

    繁体字:春冰

    英语:Thinning ice in spring

    意思: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

  • 碧波

    读音:bì bō

    繁体字:碧波

    英语:bluish waves

    意思:清澄绿色的水波。
      ▶唐·李白《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五楼之金策,浮三湘之碧波。”
      ▶唐·许浑《夜泊

  • 有无

    读音:yǒu wú

    繁体字:有無

    意思:(有无,有无)
    亦作“有亡”。
     
     1.有或无。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

  • 消尽

    读音:xiāo jìn

    繁体字:消儘

    意思:(消尽,消尽)

     1.谓用尽无余。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宋·苏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