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從进长老归天台》 道猷法窟從兹始,应歎吾生空二毛。

道猷法窟從兹始,应歎吾生空二毛。

意思:道酞法窟从此开始,应叹息我生空二毛。

出自作者[宋]钱惟济的《送從进长老归天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风景和寺庙的壮丽,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钚锡出神皋”,描绘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以及他对于道教圣地神秘性的向往。其中,“相毫”可能指的是道教中使用的法器,而“钚锡”则可能是指道士的锡杖,两者都象征着道教文化的神秘和神圣性。“出神皋”则进一步描绘了道教圣地的高耸入云、神秘莫测的特点。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两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美景。其中,“霞标”指的是寺庙的高耸入云的特点,“鸳刹”则是指寺庙的华丽和神圣。“风信平时过鹭涛”则描绘了风信过处,白鹭飞翔,水波荡漾的美景。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氛围。其中,“月露空濛迷桧楫”描绘了月夜下的寺庙环境,露水弥漫,桧楫声声,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天香芬郁湿兰袍”则描绘了寺庙的香气扑鼻,芬芳馥郁,如同兰花的香气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道猷法窟从此始,应叹吾生空二毛”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年老无成、无法像道猷那样修行的一种遗憾和感慨。其中,“道猷法窟”指的是道教修行的地方,“空二毛”则是指作者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一事无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景和寺庙的壮丽,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年老无成的一种遗憾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钚锡出神臯。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
道猷法窟從兹始,应歎吾生空二毛。

关键词解释

  • 法窟

    读音:fǎ kū

    繁体字:法窟

    意思:佛教语。佛涅槃后,弟子迦叶于迦兰陀竹园大石窟内结集三藏经典,称为“窟内上座部”。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后因以“法窟”指佛寺。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之一:

  • 二毛

    读音:èr máo

    繁体字:二毛

    意思:
     1.斑白的头髮。常用以指老年人。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