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省副宝臣北使》 旧山回可记,碣石与燕服。

旧山回可记,碣石与燕服。

意思:过去山回可记,碣石和燕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王省副宝臣北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紫服黄金带,银鞍翠锦鞯》是一首描绘边疆将士的壮丽诗篇。它通过描绘将士们的服饰、装备和行为,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形象和忠诚精神。 首先,诗中描述了将士们穿着紫色的服装,戴着黄金装饰的腰带,骑着配有翠色锦鞯的银鞍马匹。这些细节描绘了他们的华丽装备,强调了他们的威武和尊贵。 接着,诗人通过“犯寒辞汉省,持礼入胡天”表达了将士们不畏严寒,毅然前往边疆的决心和勇气。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弃了温暖的家,来到了艰苦的边疆地区。 “左衽通华语,名王接右贤”进一步描绘了将士们与当地人的交流和友好关系。他们能够与当地人用华语交流,展现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外交能力。同时,他们与名王接见右贤这样的敌方将领,表现出了他们的勇敢和智慧。 最后,“旧山回可记,碣石与燕服”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忠诚。他们虽然远离故土,但心中始终铭记着家乡的山水,并誓死保卫家乡的安全。 整首诗通过描绘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忠诚精神,展现了他们的伟大情操和高尚品质。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他们为国家付出的赞美和颂扬。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动的诗歌,值得人们深思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服黄金带,银鞍翠锦鞯。
犯寒辞汉省,持礼入胡天。
左衽通华语,名王接右贤。
旧山回可记,碣石与燕服。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碣石

    读音:jié shí

    繁体字:碣石

    意思:
     1.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
      ▶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
      ▶《书•禹贡》:“导岍及岐……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 旧山

    读音:jiù shān

    繁体字:舊山

    意思:(旧山,旧山)

     1.故乡;故居。
      ▶《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 燕服

    读音:yàn fú

    繁体字:燕服

    意思:(参见讌服)
    日常闲居时穿的衣;便服。
      ▶《诗•周南•葛覃》“薄污我私”毛传:“私,燕服也。”
      ▶陈奂传疏:“燕服,谓燕居之服也。”
      ▶宋·李上交《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