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阳泣断碑。
意思:光阴没有老人先老,荒草斜阳哭泣断碑。
出自作者[宋]刘应凤的《寄青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曾诵先生感寓诗,如今似写我心悲。西施贫处无盐笑,乌获饥来竖子朝。不士不农焉用彼,无齐无楚竟何之。光阴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阳泣断碑。》是一首对曾诵先生的感怀诗的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联“曾诵先生感寓诗,如今似写我心悲。”诗人通过引用曾诵先生的感寓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历史的共鸣和感慨。这一联通过引用和化用,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颔联“西施贫处无盐笑,乌获饥来竖子朝。”诗人以西施和乌获两个历史人物为例,表达了人生境遇的不同和变化。西施虽然身处贫困,但却保持乐观,即使在贫穷中也能笑对人生;而乌获虽然身强力壮,但在饥饿时却只能成为别人的仆人。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境遇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不士不农焉用彼,无齐无楚竟何之。”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在古代社会中,士和农是两个主要的职业选择,但诗人却提出了疑问:如果不选择士也不选择农,那么应该选择什么?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困惑和思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尾联“光阴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阳泣断碑。”诗人以时光流逝和荒草斜阳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在时光的流逝中,人先老去;而在荒草斜阳中,断碑哭泣,更显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相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曾诵先生的感寓诗的引用和化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历史变迁、人生选择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 古路斜阳废城,断碑荒草残茔。-- 出自《读道旁旧家碣上题曰宋黄澹翁先生之墓》作者:[明]高启
- 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 出自《高光州方承天童侍御刘秀才邀予泛舟西湖》作者:[明]王寅
- 秋风荒草沙场。-- 出自《清平乐 怀古》作者:[元]周权
- 秋风荒草白云深。-- 出自《千金意》作者:[宋]琴精
- 野烟荒草路。-- 出自《归朝欢 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作者:[宋]辛弃疾
- 在荒草,不须讨。-- 出自《偈颂一百六十首》作者:[宋]释宗杲
- 浅山荒草记当时。-- 出自《虞美人·十年不作湖湘客》作者:[宋]黄机
- 今日无端入荒草。-- 出自《偈颂一百零九首》作者:[宋]释可湘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好光阴等闲。-- 出自《醉太平·泥金小简》作者:[元]刘庭信
- 光阴奇。-- 出自《惜奴娇·光阴奇》作者:[宋]巫山神女
- 洞里光阴。--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宋先生
- 光阴梭度。-- 出自《摸鱼儿·见春来》作者:[宋]卫宗武
- 光阴骤。-- 出自《渔家傲·云复衡茅霜雪後》作者:[宋]冯时行
- 光阴迅速如飞。-- 出自《汉宫春慢/汉宫春》作者:[宋]无名氏
- 争奈光阴瞬息。-- 出自《落梅慢/落梅》作者:[宋]无名氏
- 光阴换也。-- 出自《瑞鹤仙 归宁都,因成,寄暖香诸院。》作者:[宋]赵长卿
- 容易光阴度。-- 出自《池上酬刘记室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光阴不可舍。-- 出自《登禅罔寺望和虞记室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风流未老。-- 出自《摸鱼儿·忆元龙》作者:[元]元好问
- 花未老。-- 出自《玉漏迟·问春先开未》作者:[宋]何梦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