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意思:峦垅有重叠,往来无踪迹。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它是一首描绘山间旅行和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山间日夜不断变化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旅行的热爱。 首先,诗中描述了旅行的漫长和艰难,因为行程没有预定的日期,而且越深入山区,道路越远,无法停下来。这种描述体现了旅行者的决心和毅力,他们愿意忍受长途跋涉的艰辛,只为了欣赏山间的美景。 接着,诗人描绘了旅行的过程,他强调了时间的变化对山间景色产生的影响。他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间的景色如何从日复一日的圆缺变化为忽而开启的峡道,以及峦垅之间的合沓景象。这种描绘展示了自然的无穷变化和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山间的地形地貌。诗人使用了“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这样的描述,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地形复杂,山路曲折,来去无迹。这种描绘体现了山间的神秘和壮丽,也增加了诗的吸引力。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这句中,诗人强调了山间的自然环境对日月和季节的遮蔽作用,以及它与四季霜雪的共存。这种描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也体现了他的环保观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通过对山间旅行和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旅行的热爱。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作者介绍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四十九。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关键词解释

  • 往来

    读音:wǎng lái

    繁体字:往來

    短语:来回 往返 回返 来往 来来往往 过往 老死不相往来 往复

    英语:dealings

    意思:(往来,往来)
    亦作“

  • 踪辙

    引用解释

    犹踪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清 龚自珍 《<国清百录>序》:“与同函者,《国清百録》也, 灌顶 撰,大师训言,暨大师所歷 梁 、 陈 、 隋 三朝帝王,至於緇白问答,文笔、表启、牋谢,往返踪辙,一字一句,靡不搜载。”

    读音:zōng zh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