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于越亭》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意思:肠断中秋正圆月,昨夜是谁唱异乡歌。

出自作者[唐]张祜的《题于越亭》

全文赏析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重游扁舟亭,感慨十五年的游历与再次来到此地时的感慨,以及中秋之夜的思乡之情的诗。 首句“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描绘了作者再次来到扁舟亭停泊的场景,以及自己十五年来再次游历此地的情况。诗人用“烟波”来形容扁舟亭下的水域,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也是平静而深沉的。而“十五年游重此过”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十五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再次来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这两句则描绘了扁舟亭周围的景色,洲觜露沙,人渡浅浅的水面,树稍藏竹,鸟儿欢快的啼鸣。这些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落日的景色。诗人用“山衔落照”和“水蹙斜文”来形容落日和水的动态美,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而“绿罗”则形象地描绘了水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最后两句“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诗人却身处异乡,不禁让人感到悲从中来。而“谁唱异乡歌”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孤独、寂寞的。 整首诗通过对扁舟亭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异乡生活的孤独和寂寞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作者介绍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关键词解释

  • 肠断

    读音:cháng duàn

    繁体字:腸斷

    英语:broken-hearted

    意思:(肠断,肠断)
    形容极度悲痛。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

  • 圆月

    引用解释

    1.圆的月亮。 南朝 梁 江淹 《班婕妤》诗:“紈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 唐 常建 《西山》诗:“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鲁迅 《呐喊·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中秋节亲人团聚,饮宴赏月,谓之“圆月”。《红楼梦》第七六回:“ 贾母 看时, 宝釵 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家去圆月。”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月夜

    读音:yuè yè

    繁体字:月夜

    英语:moonlight night

    意思:有月光的夜晚。
      ▶《魏书•李谐传》:“座有清谈之客,门交好事之车。或林嬉于月夜,或水宴于景斜。”
      ▶唐

  • 乡歌

    读音:xiāng gē

    繁体字:鄉歌

    意思:(乡歌,乡歌)
    村歌;民歌。
      ▶唐·张籍《杂曲歌辞•车遥遥》:“惊麇游兔在我傍,独唱乡歌对僮僕。”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一曲乡歌齐抚掌,堪游赏,酒酌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