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逢春莫厌春,住家况复在天津。
意思:年老人遇到春没有满足春季,住家境又在天津。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年老逢春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老逢春莫厌春,住家况复在天津》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首句“年老逢春莫厌春,住家况复在天津”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里的“年老”并非指年龄,而是指人生的某个阶段或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莫厌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年老也不畏惧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既将水竹为生计,须与风花作主人”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环境,即水竹和风花。这里的水竹和风花并非实指自然环境,而是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品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故宅费功除瓦砾,新畦加意种兰薰”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改造和改善,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责任感。这里的“故宅”和“新畦”分别代表了诗人的旧居和新开辟的园地,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家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一句“未知去此闲田地,何地更能容此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闲田地”代表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