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意思:所以将军老班师后,村贫困散学校书时。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览镜》
全文赏析
览镜无方染白髭,垂车有疏叩丹墀。
这两句是说,照着镜子,看见自己白了的髭须,于是上疏朝廷,请求退职还乡。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这两句是说,那位故将军,在军队已班师回朝之后,我这个村野书生,在穷困潦倒中已放学回家。
“班师”,本是古代帝王特派大军回朝接受献俘的仪式,这里借指退职还乡。诗人自伤老大,又嗟叹穷困,他以故将军自比,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只能愤郁老去。
百岁电光俄变灭,一场春梦莫寻思。
这两句是说,人的一生就像电光一闪就灭,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过是一场春梦,不值得追念。
“春梦”二字,点明自己愁闷的原因,他是在为官场上的失意而烦恼。
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
这两句是说,在篱边的菊花虽还有开的,我且戴上头巾、拄着拐杖去游玩吧。这是以景结情,语调轻松,表示自己已从苦闷中振作起来。
这首七言律诗写得自然流畅,章法结构,井井有条。前人常以杜甫为楷模,而这首诗在写作上显然受到杜甫律诗的启示。
诗的前四句写愁闷懊恼的原因和结果:年老多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穷困潦倒。后四句却能以积极的态度自我宽解: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梦,“莫寻思”不必再回想过去的不幸;虽然年老多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穷困潦倒;但还可以在篱边的菊花中寻求安慰。
全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沉郁顿挫。诗人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幕幕惨痛经历和惨痛现实融于艺术形象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同时又流露着对世道无常的感慨和愤慨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