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览镜》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意思:所以将军老班师后,村贫困散学校书时。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览镜》

全文赏析

览镜无方染白髭,垂车有疏叩丹墀。 这两句是说,照着镜子,看见自己白了的髭须,于是上疏朝廷,请求退职还乡。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这两句是说,那位故将军,在军队已班师回朝之后,我这个村野书生,在穷困潦倒中已放学回家。 “班师”,本是古代帝王特派大军回朝接受献俘的仪式,这里借指退职还乡。诗人自伤老大,又嗟叹穷困,他以故将军自比,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只能愤郁老去。 百岁电光俄变灭,一场春梦莫寻思。 这两句是说,人的一生就像电光一闪就灭,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过是一场春梦,不值得追念。 “春梦”二字,点明自己愁闷的原因,他是在为官场上的失意而烦恼。 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 这两句是说,在篱边的菊花虽还有开的,我且戴上头巾、拄着拐杖去游玩吧。这是以景结情,语调轻松,表示自己已从苦闷中振作起来。 这首七言律诗写得自然流畅,章法结构,井井有条。前人常以杜甫为楷模,而这首诗在写作上显然受到杜甫律诗的启示。 诗的前四句写愁闷懊恼的原因和结果:年老多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穷困潦倒。后四句却能以积极的态度自我宽解: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梦,“莫寻思”不必再回想过去的不幸;虽然年老多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穷困潦倒;但还可以在篱边的菊花中寻求安慰。 全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沉郁顿挫。诗人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幕幕惨痛经历和惨痛现实融于艺术形象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同时又流露着对世道无常的感慨和愤慨不平之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览镜无方染白髭,垂车有疏叩丹墀。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百岁电光俄变灭,一场春梦莫寻思。
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散学

    读音:sàn xué

    繁体字:散學

    意思:(散学,散学)
    I
    放学。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读书官人,有年少贪睡者,散学时,人叫不起,遂锁在内。”
       ▶《红楼梦》第八四回:“

  • 班师

    读音:bān shī

    繁体字:班師

    短语:撤走 撤退 撤出 撤兵 撤 收兵 退却 退兵

    英语:withdraw troops from the front

    意思:

  • 故将

    读音:gù jiāng

    繁体字:故將

    意思:(故将,故将)
    旧将;老将。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王处回、赵廷隐相次致仕,由是故将旧臣殆尽。”
      ▶《金史•石抹仲温等传赞》:“泰和、贞祐,其间相

  • 校书

    读音:jiào shū

    繁体字:校書

    意思:(校书,校书)

     1.校勘书籍。
      ▶《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建初中,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臺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
      ▶《三

  • 学时

    读音:xué shí

    繁体字:學時

    意思:(学时,学时)
    教学的时间单位。也称课时。指一节课的时间。通常为四十五分钟或五十分钟。

    解释:1.教学的时间单位。也称课时。指一节课的时间。通常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