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
意思:京府县官频繁出差,并且将竿木游戏逢场。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王宣徽见示延驻慧海长老诗因次其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禅宗的视角,阐述了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首先,诗中提到了“南禅北祖亦何常,足历微尘自不伤”。这里借用佛教中关于“南禅北祖”的观念,指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就像微尘一样,经历着生老病死,但它们本身并没有受到伤害。这种无常观是禅宗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世间万物的变化和短暂性,但同时也强调了生命的真实和价值。
其次,“病脑穷虽居一室,妙缘心已应他方”。这里描述了一个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他的内心却有着广阔的世界,他的精神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走向了更高远的地方。这种精神超越的境界也是禅宗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人的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超越性。
此外,“禽鱼固欲求栖息,凫鹤宁须较短长”。这里用禽鱼和凫鹤的对比,表达了生命个体的自由和选择。禽鱼和凫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它们各自追求自己的栖息之所,不强求长短。这也表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京府宰官频问讯,且将竿木戏逢场”。这里用京府宰官的频繁问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相遇的意义。诗人用“竿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戏谑地对待人生中的相遇和离别,但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真实和独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宗哲学思想,它强调了生命的真实、精神超越、自由选择和人生无常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和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