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付盐梅岩叟用,和羹无复见鹹酸。
意思:似乎给盐梅岩老人用,和汤没有再见咸酸。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辨音菩萨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韵味的诗,它描绘了一种和谐、均衡的美,同时表达了身心一体、手眼协调的观点,似乎还寓言着人才的运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妙圆单复绝中边”形容了一种极致的境界,类似于圆满无缺,同时又包含着一种微妙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体现在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上,也体现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中。
次句“五五机轮互换难”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复杂性,机轮互换难,暗示着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
接下来的“弦管调来声律合,梭丝识出锦文观”则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和谐之美。弦管调来的声律和梭丝织出的锦文,都体现了规律和秩序的美。
然后,“身心一一能分应,手眼千千不可谩”表达了身心一体、手眼协调的观点。身心的分应和手眼的协调,体现了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
最后,“似付盐梅岩叟用,和羹无复见鹹酸”则寓言着人才的运用。盐梅岩叟用象征着高明的烹饪技巧,和羹无复见鹹酸则意味着调配得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可以理解为对人才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得事物发展更加和谐顺畅。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韵味,通过对事物和人的描绘,表达了和谐、均衡、身心一体等观点,同时也寓言着人才的运用。